象棋三步虎的选择权不在于黑方,而在于红方。
龟背炮、凤凰炮、横车敛炮、补士敛炮、叠炮和飞象缠角马等都是属于冷门布局。虽然有人认为冷僻布局能丰富和激发各位痴迷者的创新能力。 但冷门之所以是冷门,是因为它较之其它的热门来讲,是有它的缺陷的。是建立在对方中陷阱的基础上的,但是在棋理上来讲,是不如那些热门的。
比如龟背炮中炮8退1,凤凰炮的车九进二。这些封闭式的内线运子一开始就没有活棋路的意思。过早的定型使得棋路多元选择的变化性不大。必然性走法过多,橘中的艺术魅力也要大打折扣的。前面说到对付中炮对行之有效的武器就是屏风马、顺炮和反宫马。其中以顺炮的历史最为悠久,古谱多为顺炮对攻。
而反宫马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从棋坛的偏堂侧室跻身于名门正室,实现了灰姑娘式的突变,为以往的冷僻布局争了口气。这其中胡老司令功不可没。但是,对付中炮最正规、最严谨、也最有反弹力的布局仍推屏风马。“炮马争雄”一直都是楚汉之争的主旋律。
首先说反宫马吧,此布局的优点阵型协调,炮平士角不仅可以对红方左马正起进行牵制,更主要的是妥善地安置好了左炮的位置,右马有根,左马正起看似无根,实则不惧红方急攻,甚有诱敌深入之意。较之单体马,子力联系密切相似,中路防御更为牢固,反击弹性系数更强。
左车缓出还不算是反宫马的主要弊端,个人认为构建反宫马的思路在于协调阵型、伺机反击。中炮对付反宫马的策略不是在于急攻,而是抢先阻碍反宫马阵型协调意图的实现。
反宫马左右双正马中右马直接肩负守中兵的任务,又有士角炮的支持。不会轻易走动的。而左马则要担任冲锋陷阵的急先锋。因此,抢挺三兵(7卒)对红黑双方阵型协调至关重要。
但是,若黑若在第三步不起马而抢先挺7卒的话,那就是传统老式反宫马了,红可以用平肋炮(五六炮)法攻之,(见阎—张合著的《布局定式与战理》第113局)或用五九炮双正马攻之(见王嘉良著的《象棋自学教程》初级篇第二章布局原理后手布局第24页),均为红优。因此,挺三兵为红方第四回合的先手权利,这也是为什么“五七炮弃双兵对反宫马左象右炮封车”是反宫马布局体系中最为典型意义的阵式的原因。但是,在此布局中,作战的主导权仍然是掌握在红方的手中。
简而言之,中炮进三兵式是对付反宫马最能保持先手的着法.(另外58炮进7兵也是对付反宫马的有效的犀利武器。进 三兵与进七兵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指导思想是制约对方,蓄势待发的原则,
着力于在平稳中实现大子的灵活性从而在中局作战中保持先手,而后者的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先发制人,着力于通过对战局的快速攻击来迅速出动强子,造成黑双车晚出从而占据战局的主导权。)尽管如此, 能够跻身于流行布局行列的反宫马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能够应付中炮的,(可以争取到平先的局面的)。如以反宫马应付中炮急进中兵的攻法,注意不要轻易补士象,注意大子的出动,
最关键的是掌握反架中炮的恰到好处的时机,做到借力使力,反击中路;如对付红挺七兵,黑则相应的挺7卒,右马防御,左马盘于河口,则虎视眈眈,遥控前沿,威力十足,实为理想布置;若红不挺兵而以边马五七炮攻之,则反宫马方的盘河马更能发挥威力。
以顺炮应对中炮着法刚劲利落,态度鲜明。本人十年前初入象棋门的时候无论先手也罢、后手也罢,都喜欢大炮中央架。倒是现在,棋下久了,人也老了,牛犊之性不复有了,于是一般很少走顺炮来应对中炮的。自然对顺炮的理解也显得底气不足。侃的不妥的地方,望请各位见谅。
我不爱用顺炮应对中炮是基于以下的理解:若“后手顺炮应对中炮能够争取到平先”这一命题成立的话, 那么先手方就把自己当作后手方来下,又多走了一步棋,岂不稳占先手? 因此,从理论上来讲, 用顺炮若双方都没走缓着的话,黑方平先都是很困难的,先手权应该还是掌握在红方手上的。(若把下棋的着法建立在对方可能是走软着、错着或漏着的基础上,这不是我愿意考虑的范围。)
那么可能有人问:基于以上的道理,顺手相、对兵局也不能走喽?这个只能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顺炮局与顺手相、对兵局的对局特性不一样,前者布局是“以我为主”对攻性布局,布局伊始便短兵相接,因此强调的是速度,是大子的禁控力,争先的意识要强,特别是对一些关键的要点要寸土必争的。
而后者布局是“因时而变”的稳健型布局,容易形成平静的海面下汹涌澎湃的局面。强调子力的协调与平衡。下子着法往往具有针对性和不确定性,常常是根据对方子力的出动情况来布阵的,因此棋路的选择性是较多(宽)的。故个人认为,顺手相、对兵局较之顺手炮,执黑更舒服些。